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专家:投资者可等
央广网北京8月8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日前披露,我国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专家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避险需求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央行选择“高价慢买”来优化储备结构、提升人民币信用。目前,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建议投资者等待金价回调再择机布局。
7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较6月末增加了6万盎司,为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
中国人民银行从去年5月后一直没有出手增持黄金,去年11月开始重新出手增持,并延续到今年7月。为什么央行在黄金价格处于高位时还要继续增持黄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国际金价就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易涨难跌的状态,因为整体来说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增加了全球对黄金的避险需求。之前央行曾因金价过高而暂停了增持,但是随着现在国际经济包括政治形势的变化,暂停增持的必要性下降了。但是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角度来看,增持黄金的需求实际上是上升了。”
虽然央行是连续第9个月增持,但增持量却连续第5个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基本都保持在6万—7万盎司区间。其中又有什么原因?
王青说:“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确实有一定降温,特别是随着中美日内瓦会谈之后,避险需求弱化导致这几个月的金价有小幅调整,但是仍然处在历史的最高水平附近。央行增值黄金一般来说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增持者,因为央行并不追求盈利,但黄金这么高的价格,实际上也让央行增持的幅度处在一个偏低水平。”
今年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有所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总体来看,黄金仍然是目前最热门的资产之一。素有“黄金空头”之称的花旗近期也转向看涨黄金,将未来三个月的黄金价格预测值从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到每盎司3500美元。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王青预计,央行增持黄金的大方向不会变。
王青表示:“我们国家现在对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较低,有7%,低于全球平均15%,这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来说,未来央行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在增持的过程中还有减持,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规模这些年比较稳定,适度减持美债等金融资产,将它换成黄金。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尽管它用于交易不多,但作为支付手段,人们还是接受黄金的。央行增持黄金就能够增加主权货币的信用,也就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比较有利的条件。”
央行连续增持黄金是否可以成为投资者投资黄金的参考?黄金价格已站上历史高位,投资者是否还可以投资黄金?贵金属产业研究专家、黄金圈首席分析师蒋舒认为,很多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会把央行增加黄金储备视为看多黄金的重要逻辑依据。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央行增加黄金储备,金价在中短期内就会上升。
蒋舒表示:“黄金的牛市从目前来看依然在延续的过程中,只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年黄金价格已经涨了30%,逢高追多不是一个好的策略,比较理想的策略是要耐心等待较少的价格回调的好机会,就是说待回调以后再介入,以此获得的投资收益相对会丰厚一点,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体感也会好一些,因为最终价格是上涨的。但如果在高位买入,很可能会经历一定幅度的回调,然后再上涨,在这个过程中给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冲击实际上要比价格走势本身影响大。”